2024年7月3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yī)院何裕隆、張常華教授團隊聯(lián)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尹東教授、英國癌癥研究院 Axel Behrens 教授,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上發(fā)表了題為:NBS1 lactylation is required for efficient DNA? repair and chemotherapy resistanc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乳酸通過NBS1蛋白乳酸化修飾在DNA修復和化療耐藥中的關鍵作用,提供對癌癥治療的新策略和新靶點。
中山七院何裕隆張常華教授團隊在Nature發(fā)表重大突破性成果:解碼腫瘤糖代謝百年之謎揭示司替戊醇化療增敏劑新作用。腫瘤細胞的糖代謝特點之一是即使在有氧條件下,它們也傾向于通過無氧糖酵解途徑代謝葡萄糖,而不是選擇更有效率的線粒體氧化磷酸化,這一現(xiàn)象被稱為Warburg效應。 Warburg效應最早由Otto Warburg于1923年提出,并因此獲得1931年諾貝爾獎,但科學家對于腫瘤為何通過糖酵解代謝供能、有何功能作用仍不清楚,至今已有百年未解。Warburg效應導致乳酸在癌細胞中積累,其在癌癥代謝中的具體角色,尤其是對DNA修復和化療耐藥的影響,仍不完全清楚。 2024年7月3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yī)院何裕隆、張常華教授團隊聯(lián)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尹東教授、英國癌癥研究院 Axel Behrens 教授,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 上發(fā)表了題為:NBS1 lactylation is required for efficient DNA repair and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揭示了乳酸通過NBS1蛋白乳酸化修飾在DNA修復和化療耐藥中的關鍵作用,提供對癌癥治療的新策略和新靶點。 研究團隊通過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分析新輔助化療敏感或耐藥的胃癌腫瘤組織標本,發(fā)現(xiàn)在耐藥腫瘤組織中,糖酵解通路顯著上調,乳酸水平顯著上升。乳酸在小鼠PDX模型和類器官模型中能夠降低化療的抗腫瘤效果,即乳酸促進了荷瘤小鼠的化療耐藥,這表明乳酸在腫瘤耐藥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機制不明。 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乳酸可以顯著增強DNA同源重組修復(HRR)。腫瘤細胞在經(jīng)受化療造成DNA損傷后,乳酸能夠快速修復受損的DNA,從而降低治療效果,導致耐藥發(fā)生(圖1)。
圖1、乳酸增強腫瘤細胞DNA修復和腫瘤化療耐藥
接下來,研究團隊探索了乳酸是否通過乳酸化修飾促進腫瘤細胞對化療耐藥。實驗發(fā)現(xiàn),乳酸化修飾在化療耐藥腫瘤細胞系及化療耐藥患者腫瘤組織樣本中顯著上調,進一步驗證了乳酸化修飾在腫瘤耐藥中的重要功能作用,但其調控的關鍵底物蛋白仍未知。研究團隊使用4D-無標記乳酸化修飾蛋白質組學分析,篩選到乳酸化修飾底物蛋白為NBS1。 NBS1(Nijmegen breakage syndrome protein 1)基因,即奈梅亨斷裂綜合征蛋白1。NBS1突變可導致一種以染色質不穩(wěn)定為特征的Nijmegen斷裂綜合征,主要表現(xiàn)為表現(xiàn)為生長遲緩、智力障礙、免疫缺陷、細胞周期檢查點缺失、癌癥風險增加以及對電離輻射敏感等。研究發(fā)現(xiàn)NBS1蛋白可與MRE11和RAD50蛋白形成一個MRE11-RAD50-NBS1(MRN)復合物,在DNA的復制和DNA雙鏈斷裂的修復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包括DNA雙鏈斷裂部位的識別和啟動HRR。乳酸化修飾質譜提示NBS1蛋白存在乳酸化修飾,且NBS1蛋白乳酸化修飾在耐藥的腫瘤細胞系中顯著上調。乳酸可進一步增強NBS1蛋白的乳酸化修飾。 通過乳酸化修飾質譜和免疫共沉淀等實驗,研究團隊鑒定并驗證出NBS1蛋白上的乳酸化修飾位點位于第388位賴氨酸(K388),并開發(fā)了特異性抗體用于檢測這一修飾。Co-IP質譜實驗顯示,乙?;D移酶TIP60蛋白與NBS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通過實驗驗證,TIP60被確定為NBS1的乳酸化酶,即TIP60通過直接與NBS1相互作用,乳酸化修飾NBS1蛋白。且TIP60的這一作用在乳酸和順鉑處理下顯著增強。相反,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3被確定為NBS1的去乳酸化酶,通過與NBS1的相互作用去除這種修飾,抑制其乳酸化水平。這一發(fā)現(xiàn)通過基因編輯和體外實驗得到證實,揭示了乳酸化修飾的動態(tài)調控機制(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