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子宮移植,我們來梳理一個時間線:
2014年,世界首例子宮移植成功,
同年9月,世界首例移植子宮寶寶誕生。
2017年,世界首例遺體子宮移植成功,
同年12月,世界首例取自遺體的移植子宮寶寶誕生。
同時,2017年還有一項重大突破,即在瑞典進行的機器人子宮移植手術。
2019年4月9日,這位媽媽成功分娩了一名男嬰,他的誕生標志著世界首例手術機器人子宮移植的成功。
這個還沒出生就已經舉世矚目的小寶寶,背后所代表的技術自然是焦點。
手術機器人子宮移植技術是指利用手術機器人從捐獻者體內獲取子宮供體,然后通過人工的方式將供體子宮移植到受體體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兩名外科醫(yī)生通過引導供者腹部直徑1cm的切口內的手術機器人進行手術,他們都坐在幾米外的工作臺上,配有類似操縱桿的工具和放大的3D屏幕圖像,可以在下腹部深處進行切除和移植操作。
這項新技術為捐贈者帶來了很大的不同,捐贈者不需要大尺度開腹,損傷和出血都極大減少,因此通常會感覺更好,并且身體恢復速度會更快。
這個嬰兒是這一移植手術下首個出生的寶寶,他的出生代表著微創(chuàng)機器人輔助手術技術是切實可行的。這個研究項目的移植外科醫(yī)生Niclas Kvarnström設想:“將來,我們要使用機器人輔助微創(chuàng)技術將子宮移植到受體中。”
迄今為止,全世界共有15名嬰兒是從移植的子宮中出生的。除了在瑞典Sahlgrenska學院研究范圍內出生的九個人之外,在美國有兩個,在巴西,塞爾維亞,印度和中國各有一個。
其實,這則新聞更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之前的《世界首例!中國醫(yī)生主刀5G遠程手術,醫(yī)療邁入新時代》,新世界的大門已打開,將來圍繞著5G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遠程手術并不會遙不可及。。
另一方面,人工移植子宮技術為有子宮切除史的女性圓了生殖夢,而遺傳咨詢以及第三代試管嬰兒這樣的輔助生殖手段對于致病基因明確、攜帶可能造成重大出生缺陷的遺傳性疾病的家庭來說,也是實實在在的“送子觀音”。
點擊下圖,預登記觀展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